严重牙周病患者
牙周炎活跃期(牙龈红肿、出血、牙齿松动)是矫正的“红灯”!⚠️ 矫正外力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导致牙齿脱落。必须先完成牙周治疗(龈下刮治、翻瓣手术),待炎症稳定3-6个月后再评估。
未控制的慢性病患者
颌面部肿瘤或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者
肿瘤患者正畸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;复发性口腔溃疡(如白塞病)在矫治器刺激下会加重疼痛,需优先治疗原发病。
凝血功能障碍者
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术中出血难止,术后易形成血肿,危及生命🩸。
孕期及哺乳期女性
雌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牙周组织敏感,移动牙齿易引发牙根吸收。建议产后6个月或断奶后矫正。
替牙期儿童(5-12岁)
“丑小鸭阶段”的轻度牙列不齐通常无需干预✅,但地包天、龅牙伴颌骨畸形需早期矫治!3-5岁戴活动矫治器引导颌骨发育,避免未来手术。
轻度牙周炎的成年人
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+菌斑控制,可尝试短程隐形矫正(如隐适美),避免传统托槽加重负担。
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
关节弹响或疼痛时,先佩戴咬合板稳定关节盘,再采用低力度矫正器调整咬合。
人群 | 可矫正条件 | 需暂缓或禁止的情形 |
---|---|---|
儿童(<12岁) | 颌骨发育异常、反颌 | 替牙期轻度拥挤 |
青少年(12-18岁) | 牙列拥挤、深覆盖 | 未控制的牙周炎 |
成人(>18岁) | 牙周健康的内倾牙、间隙 | 糖尿病+牙槽骨吸收>50% |
💡 个人观点:年龄不是矫正的绝对壁垒!60岁牙周健康者仍可正畸,但牙槽骨密度和代谢能力才是关键。
术前全面筛查
多学科联合会诊
糖尿病/心脏病患者需内分泌科+心血管科+正畸科三方制定方案,例如:
选择低创伤矫治器
术后终身维护
最后一句暴击观点:
禁忌症不是终身判决!💥 淮南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:71%的牙周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后成功矫正——专业评估+精准方案,才是安全变美的核心。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华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